兰州市全力做好抗旱应急保灌溉保供水工作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兰州市降雨量持续偏少,截至目前,全市降雨量仅为27.7㎜,全市降水平均较去年同期减少71%,5月夏灌以来降水平均较去年同期减少56%,;主要河道来水偏少1-2成左右,黄河兰州段平均流量在1100立方米每秒左右,刘家峡至兰州区间湟水、大通河基本持平。持续干旱造成了我市皋兰中北部、榆中南北两山、永登西北部农村旱地出现严重旱情。据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65.66万亩,成灾面积35.33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747.43万元。目前,全市仍无有效降水,旱情进一步发展,抗旱形势严峻。
一、基本情况 截止6月初,全市8座承担灌溉任务的水库蓄水量较往年同期持平。全市20个万亩灌区2022年3月以来夏灌用水量6429.49万方,较往年同期增加1157.99万方。全市春灌夏灌合计灌溉面积56.27万亩,较往年增灌11万亩。其中,榆中三电灌区已完成工程提水量2082万方,比去年同期提水量多816万方,完成灌溉面积21.3万亩。皋兰西电灌区提水量1205万方, 比去年同期提水量多418万方,完成灌溉7.34万亩。市大砂沟电灌区提水量372万方,较往年同期增加123万方,共计配水量344万方,其中农灌配水154万方,完成农灌1万亩,林灌配水190万方,完成林灌4.8万亩。为抗旱减灾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及灌区农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水利支撑。 二、工作开展 一是加强研判指导。针对汛期以来降水严重偏少带来的影响,密切关注降水及旱情变化趋势,结合气象、蓄水、水源等方面,及时研判分析供水保障情况,并组织相关科室及局属单位到旱情较重的地区指导抗旱保灌工作。全市水务系统通过科学研判旱情保灌形势,加强灌区运行管理能力,提高灌溉设施供水效率,保障全市13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灌溉用水。 二是科学输配用水。加强水情、农情、墒情、旱情监测,指导各灌区利用现有水源和引水、提水、蓄水等设施,科学调度用水配水计划,做到合理配水,科学供水。组织各县区持续分析水情及旱情,统筹调配现有河道来水和水库蓄水,协调上下游、灌区间用水关系,按照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调整制定满足现状需水情况的灌水时间和轮次,确保夏灌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督促责任落实。市水务局强化安排部署,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保灌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把抗旱保供水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强化统筹协调、组织力量进一步落实抗旱保供水各项措施。立足“防长旱、抗大旱”,谋划长远保供水措施,建立抗旱保供水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排摸工作,及时掌握旱情动态,精准落实抗旱措施。加大机电设备维修养护、渠道滑落预制块维修衬砌及清淤除杂工作,确保泵站机组高负荷情况下运行和渠道输水安全。 四是加强应急措施。各县区供水工程通过增加供水轮次、满负荷运行,延长早晚供水时间,加大巡查清淤力度,必要时采取拉水送水、提前储水等应急措施,尽全力减小来水及降水减少对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影响。通过组织力量实地排摸,着重对机井、山泉水为水源的工程进行了核查,启动了农村供水抗旱应急行动,多渠道争取筹措资金,督促指导县区做好应急供水和水源改造、置换等,保障偏远乡镇和村社生活用水。同时,进一步畅通农村供水投诉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处理供水问题,全力保障受旱地区群众用水。 五是推动降本减负。启动粮食作物应急灌溉行动,研判分析灌区粮食用水需求,研究部署供水方案,全面启动粮食作物抗旱应急灌溉行动,榆中三电灌区对灌区内所有粮食类作物进行一轮次免费灌溉,免费灌溉时间预计7月中旬结束,免费灌溉面积约12.3万亩,免费灌溉水量约1500万立方米,减免水费约592.5万元。 六是全力扩灌增灌。采取优化水权分配,增大水量调配、指导设施建设等措施,解决部分灌区农田用水不足、供水不畅等问题。加快推进县区自主实施项目,榆中三电灌区高崖、李家磨灌溉工程已完成泵站主体工程建设、上水管道铺设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将于6月23日建成投运,发挥抗旱保灌社会效益,保障榆中县高崖镇8个村扩灌1.34万亩。加快大砂沟灌区高彬泵站水毁重建工程建设,解决九合镇高山村、水阜镇涝池村1980亩灌溉问题。 三、资金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已累计投入农村供水抗旱资金300万元,改造工程10余处。20处万亩以上灌区已投入抗旱资金320万元用于缴纳高扬程电费、维修养护等。目前正处于抗旱保灌溉保供水期间,农村供水水厂、集中供水点、灌区泵站等重要设施均高负荷运行,应急抢修量大、电费支出较高。为保障灌溉及供水正常,经统计,全市为应对旱情仍缺口抗旱应急资金2200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及时掌握旱情变化影响状况。树立长期抗旱意识,组织各县区提早做好抗旱各项准备,加大工程供水情况巡查频次,及时掌握供水变化及供水设备安全状况。 二是科学安排灌溉供水调度计划。根据夏灌实际情况,结合种植结构和面积,逐工程制定供水调度计划,在秋灌前完善辖区整体调度计划,统筹解决工程超负荷运行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是合理安排工程施工建设顺序。对正在或即将实施的灌溉工程,在不影响供水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标段顺序,各标段施工严格落实施工计划,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保障工程尽早投入运行。 四是加大供水调整情况宣传力度。对因施工建设、维修清淤、应急抢险等原因造成的停止供水,及时宣传到各乡镇,发挥村社水管员一线作用,入户宣传情况到位,确保群众知晓理解供水情况。 五是向上争取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结合各县区实际,通过组织向省级新增推荐4处“十四五”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储备项目参与省级遴选,争取国家资金对相关县区开展灌区节水改造,从根本上解决输水效率低的现状问题,减少旱情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持续影响。(王正东撰稿 冯康斌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