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信息     会员风采     信用通知     资格评审
  
 
 
行业要闻
 
 
 
材料综合信息展示平台
 
三类人员证书系统
 
在线报名系统
 
安全标准化申报
 
团体标准申报
 
 
您当前的位置:皇冠crown游戏(中国)官方网站·CROWN-> 行业资讯-> 行业要闻
 

陇水颂75年历程|书写好地方 礼赞小青山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5    浏览次数:




科技示范园全貌

近年来,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持续健全完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按照“加强配套、体现示范、创新载体、注重科普”的建设原则,着力打造水土保持科研设施特色亮点。园区已建成包含科普教育区、生态休闲区、科研监测区和水土保持技术示范区等综合功能示范园区,总治理程度已达90%以上。目前,园区被授予了第七批“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是省委党校、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大学等省内众多院校的教研实践基地。

园区基本情况

科技示范园全貌

兰州小青山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是兰州市的东大门,距兰州市主城区约5km,地理位置为东经103°56′40〞、北纬36°01′37〞,国道312线、柳忠高速公路从园区坡脚下通过,交通十分便利。总土地面积50.05hm²,为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科研试验、示范、监测基地。

园区属陇中丘陵沟壑蓄水保土区,自然植被在我国植被区划中属黄土高原中部草原区,以人工植被为主,现有云杉、雪松、樱桃、连翘、玫瑰、金银花、牡丹等乔灌树种100余种,草种30多种,植被覆盖度在85%以上,园区既有坡面人工林草治理典型,又拥有完整的天然植被群落,人工生态系统基本建立。

园区土地总面积50.05hm²,水土流失面积45.62hm²。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主要表现为坡面细沟状侵蚀和沟蚀、滑塌。在甘肃省水利厅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六十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园区已形成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植物措施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截止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3hm²,造林38.43hm²,实施了浆砌石谷坊、土谷坊、土柳谷坊、沟头防护等沟道治理措施,种植侧柏、柽柳等坡面林草措施和以滴灌、喷灌、小管出流为主的节水灌溉措施,布设有条形、拱形、六棱砖等工程护坡,园区治理程度达到95%以上。

高位推动,以科学规划奠定建设成效

根系生态监测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规划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进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和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实践。根据水利部关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要求,园区按照“加强配套、体现示范、创新载体、注重科普”的原则,利用甘肃省水利厅窦家山绿化基地优势,依托水利建设项目和水土保持科研项目,投资约1000余万元,建设了“兰州小青山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23年,被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评为第七批“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

园区结合水土保持监测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生态及环境综合整治,统筹规划了科普教育、科研试验、技术示范、生态文明体验等功能分区布局,园区土地为划拨土地,拥有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手续合法,为园区布设展陈设施设备,以及远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园区建设充分地结合兰州市水土保持的基础现状。园区内设有坡面径流观测小区、不同材质渠道水土流失演示、梯田、涝池、木栈道和谷坊群、植物+工程护坡、日光温室大棚 、水保林、土壤实验室、气象站等。科技示范园结合站基础设施提升建设,既全面提升了园区的监测水平和业务能力,又为园区的科普教育和示范展示,以及园区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园区积极与北京林业大学、省委党校、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大学等省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科研课题试验和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使示范园的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因地制宜,以建设成效带动科普观感

园区生态园林

园区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实施了经果林、沟道治理、坡面截排水工程、护坡治理、涝池、日光温室大棚、和木栈道和谷坊群建设等,集中展示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农业耕作措施,让参观者直观感受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体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园区制作了科普教育宣传片和科普材料,编制了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活动目录,配备了专职的解说员。自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级单位以及周边学校等团体参观120余次,社会公众日常参观超5000人次以上。科技示范园的成功建设,为甘肃省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水土保持科技支撑,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道路,起到显著的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

突出特色,以科学研究凝练学科亮点

园区径流观测场

甘肃省兰州小青山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既是科普教育型园区又是科学研究型园区。园区现有科研试验建筑物3000多平方米,布设有土壤、侵蚀、节水等专业试验室,试验室配套各类仪器100余台(套),建有14个标准径流观测场和1个气象观测场,拥有人工模拟降雨器、激光地貌扫描仪、激光雨滴普仪、风蚀观测仪、土壤呼吸测量仪、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根系生态监测系统等国内外先进仪器,建有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区、植物根系观测区、柽柳引种驯化园等试验示范区,目前试验设施、设备、仪器和试验示范点均运行正常。

部分学术获得奖项

园区已形成较好的水土保持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平台,野外、室内一体化的时空、过程机理、试验与模拟系统已初具规模。以园区为平台,仅2014年至2024年开展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并获重要奖项的项目有39项,其中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获甘肃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8项。

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兰州小青山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将积极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地环境,大力开展特色水保科普,扩大宣传活动受众覆盖范围,努力建设水土保持科研省级实验室、网上示范园,把园区打造成西部地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助推水土保持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